定制萧若风27
稷下学堂的秋来得清透,金桂的香气裹着书页翻动的声响,漫过青石板路。
萧若风一身月白弟子服,广袖在秋风里轻晃,如枝上初雪;身侧的郑玉卿着同色广袖流仙裙,裙摆绣着几缕银线暗纹。
走动时似有月光随步摇,两人并肩而行,倒像是从书院笺纸上走下来的一对璧人。
这一日,稷下学堂的弟子又一次接受世界观的冲击,他们的小先生,平日里温和疏离,此刻挂着不怎么值钱的笑,带着一个女子在看书院。
即便那个女子周身气质不俗,有句话说得好最是书香能致远,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养出来的娇贵姑娘,还生了那么一张不似人间该有的姝色。
那这么一想,好像小先生这样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想到这,他们心里突然心里一凛,真是罪过,忘了他们小先生是琅琊王了,已经有婚约了,那这个女子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。
荥阳郑氏的女公子,琅琊王的未婚妻。
温言浅笑的郑玉卿眼睫颤了颤,看着一片书香琅琅,好像回到了在钱塘求学的时候。
说实话,她能有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,除了自小的家世熏陶,也就是书院沾染了。
佛道儒三家,传承已久,佛道两家打生打死,相看两相厌了几千年,儒家一直都独自美丽,站立在了朝堂上。
郑玉卿从接受教育开始,读的便是儒家经典,但忠君爱国没学会多少,把弄权术倒是挺好。
只是思考了一瞬,她就被身边这人的话拉回了神智,稷下学堂确实文风鼎盛,只是随着皇权斗争的加剧,这里马上也要不平静了。
“这是‘论道亭’,弟子们常在此辩经,有时能从晨光熹微辩到暮色沉沉。”
萧若风指尖指向不远处的六角亭,亭柱上题着“格物致知”四字,石桌上还摊着半卷《论语》,墨痕未干。
郑玉卿颔首浅笑,目光掠过亭边丛丛黄菊,鬓边银簪随着点头轻晃。
“早闻稷下学风自由,今日一见,才知‘百家争鸣’并非虚言。”
她话音刚落,便有书童抱着摞典籍从旁经过,见了萧若风躬身行礼。
目光落在郑玉卿身上时,又忍不住偷偷多瞧了两眼——这般气质清雅的姑娘,倒是少见。
郑玉卿对此倒是接受良好,她之前在书院的时候,这种事也多的是。
只是萧若风抿了抿唇,垂下的眼眸,让人看不清真实情绪。
郑玉卿瞥了一眼,直接当做没发现,他不说,她可不知道,她还有事没问他呢。
李长生和他的一群弟子们,见到的就是气氛有点诡异的两人,当然,这个诡异说的是萧若风,他能之间相处的很多。
自然能看出来几分不对劲,而郑玉卿,她一向端得住,八风不动的模样,看着就很靠谱。
别的不说,郑玉卿对李长生还是有几分尊敬的,活了一百多年的活化石,便是她也会好好尊敬的,何况,明晃晃就是他们这边助力的李长生呢。
只是,一番交谈过后,郑玉卿眼底的情绪更沉了几分,萧若风的这些师兄和师傅,确实都属意于他等位,甚至这几个公子身后的势力,都不容小觑。
都是江湖势力,不涉朝堂,但在当前的局面下,他们也是直接搅和进了皇家夺嫡的战场了。
李长生倒是考虑的比较多,也是直接表明了态度。
所以,在周围如此明显的态度下,向往江湖的萧若风你该怎么解释呢。
看着相携离去的一对神仙眷侣,再看看一边郑玉卿带来的见面礼,几个人难得跟他们师傅共脑了。
真是给老七抱上好大腿了啊,过的真好啊。
“哎呀,风风都已经有着落了,你们几个抓紧啊,上赶不上我,下也赶不上小师弟,一个个孤家寡人的,作为师兄的我,很为你们羞愧啊。”
神经大条的雷梦杀大大咧咧的开口,一下子拍在了一边顾剑门的肩膀上。
这话听的其他几个人嘴角就是一抽,一边的李长生也莫名感觉被内涵了。
于是,愤而起身,出去喝酒去了,可惜了,他围观不了风七的感情之路了。
那个小丫头果真不简单,这都知道他身份了,风七哦,要倒霉了。
太安帝那个老登,可千万祈祷,他看重的江山权力,不会被他看重的儿媳妇,给篡了吧。